美国新法案拟授权数字私掠者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Time :2025-08-24 03:54:06 key word: 网络犯罪法案,加密货币盗窃,私掠许可,资产没收,区块链安全
数字时代私掠许可机制重启
亚利桑那州议员大卫·施韦克特于八月提出《2025年诈骗农场授权法案》,建议授权政府合约方作为"新型私掠者",对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网络犯罪分子采取行动。该法案若通过,将复活18世纪的海上私掠许可制度,将其应用于数字领域。
总统直接授权机制
根据法案文本,美国总统可向政府合约方签发"数字私掠许可",授权这些私人实体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扣押财产、拘留或惩处被认定为威胁的网络罪犯。目标行为包括加密货币盗窃、杀猪盘诈骗、勒索软件攻击、身份盗用、未经授权访问计算机系统等九类网络犯罪。
涉案金额触目惊心
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加密货币盗窃金额已突破【31亿美元】,仅7月单月损失就达【1.42亿美元】。法案将此类犯罪定性为"战争行为",强调跨国犯罪组织和外国政府支持的网络攻击已对美国经济安全构成特殊威胁。
没收资产的新流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建立国家比特币储备,规定只能通过预算中性策略或资产没收途径积累加密货币。近期执法行动已见成效:联邦调查局达拉斯分局从Chaos勒索软件组织没收价值【230万美元】的比特币,司法部另从BlackSuit团伙查获【100万美元】加密资产。
法律与执行挑战
该法案引发诸多法律争议,包括跨境执法权限、私人实体的使用武力标准、以及数字资产追回的国际协作机制。支持者认为传统执法手段难以应对跨国网络犯罪,反对者则警告可能引发网络空间军事化风险。
全球监管趋势联动
此举与国际反洗钱组织(FATF)加强虚拟资产监管的建议相呼应。多国正建立加密货币追踪系统,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已将多个比特币地址列入特别指定国民名单。
技术防御新思路
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指出,2025年【74%】的加密盗窃资金通过跨链桥转移。私掠者可能需要部署链上监控工具、智能合约漏洞检测系统及跨境数字取证技术,这些能力恰恰是私营网络安全公司的优势领域。
——专家认为这标志着网络犯罪打击进入公私协作新阶段——